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7|回复: 0

太极拳的创生、发展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太极拳的创生,许多学者从文化学角度进行过研究。阮纪正在《试谈太极拳的文化学研究》一文中讲到:“综合各种关于太极拳创传的说法加以分析,指出太极拳并不是突然的由哪一俩个人创立出来的。它的一些拳理、招势、动作和操作要领、方法,早己分别在古代拳械和导引中运用。只是到了某些历史文化条件成熟以后,一些武术家基于某些深层的社会需要,因而将这些拳法和古代气功导引加以揉合,并由此而逐步创编和演化出太极拳来。”曾庆宗研究认为,太极拳的产生是重视道教的柔弱思想,重视和摸拟水的致柔性,加上技击的意图和动作,而产生的。他认为精通少林武术的道士张三丰,在领会了道教的水以柔取胜,人致柔才能返本还原及内丹术的练功方法后,他把柔弱思想、内丹术、技击术结合起来就为太极拳奠定了基本模式。“康戈武研究认为,太极拳在其脱胎成形之前,构成太极拳的武技基因、哲理基因、养生基因三大主要成分,都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构成太极拳的武技基因一攻防动作素材,源自早于先秦时己成体系,又经两千多年发展完善的武术拳械技法。构成太极拳的哲理基因一太极理论,源自先秦时《周易?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经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和道家太极图说发展起来的太极说。构成太极拳的养生基因一导引和吐纳法,源自先秦文献中记载的养气、养形术,经医家的“禽戏”、道家的“性命双修”、拳家的“易筋经”等养生强身法发展起来的导引吐纳方法。太极拳是这些基因融合一体而形成的。离开了其中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形成太极拳。这些研究对我们从文化学角度探讨太极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受著名文化学者陈序经的文化发展观的启发,本文用陈序经的文化发展观来解释太极拳的创生、发展和完善过程,这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太极拳可能有所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