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8|回复: 0

阴阳相济原则对整体劲发放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理精法密,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极富哲理性。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基础:“阴阳”理论学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见太极与阴阳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周易》认为阴阳是化生万物的基一阳谓之道”,阴阳互根、相互转化是天地万物生化的本源。而太极拳动作中济、开合相寓、虚实互根、快慢相间、内外兼修等一系列理论正是依托《周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平衡等观点来构建的,借体一系列的平衡关系,通过稳定重心而增强人体劲力的随遇平衡的能力。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阴阳鱼非常紧密的融合于一个圆形的统这种阴阳融合也即《周易》中所讲的“天地氤氲”。《周易》认为,世界上物皆是阴阳二气相逢、相交产生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阴阳二气氤氲聚则生;阴阳二气不能交合、不能统一则离,离则死。阴阳平衡与交合,方地以及各种事物内部两种对立面的协调与统一。而练习太极拳的过程,正是各种对称劲力互相结合、统一的过程,周身各部分劲力的互相牵连、协调、一也正是阴阳相交、阴阳氤氲的变化过程。太极拳整体劲的形成正是来源于的双方在不断的消长转化中取得的平衡和交合。关于劲力之运发,王宗岳有言: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拳练法,在互为根杻;其用法在顺逆走粘,一时俱运,皆相反相济之道。太极之拳势,者皆属阳而外往里收者皆属阴,外开者蓄而不发,内收者引而不击,击搏之于引进之中。相济者,也即氤氲,互根、互孕、消长、转化、对称、平衡也拳之劲路中具体表现为上下、左右、内外、前后、虚实、开合、刚柔等关系上下关系:主要体现为轻沉兼备,即逢上必下,逢下必上,有上有下,沉中有升,升中有沉。从整体而言,上有虚领顶劲,下有气沉丹田和五趾抓力而言也要四成上升、六成下降,对拔拉长,升沉统一。左右关系:一则为保持左右平衡,体现在劲力上就是逢左必右,逢右必右塌,右发左塌。”二则为左右与中间关系,即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运劲、发保证不失中,也就保持中正安舒。三则为左右一体之要求,即凡有向左发放则必然要有一向右之对称劲,此是通过中节之运化,右之对称劲可传至左侧侧劲力之效果,使左右两侧在螺旋中发劲整体若一。内外关系:主要体现的是内外统一的整体劲。内动带外动,内不动,外有动作均要求丹田带动,而外部动作的熟练又可以促使内部丹田的运转。正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太极拳大师孙禄堂有言:“练拳时要顺其自然,外不乘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顺,内中神气之和;之正,即内中意气之中。故见其外,知其内;诚于中,行于外。即内外合而前后关系:正所谓“前去之中必有后撑”,前发后塌,逢前必后,前进之退,退中有进而前后兼顾。于劲力而言,则后退部分所产生的劲力必与前进生之劲力对称合一,实现前后一体。如此前后相济,有前有后,也有利于实撑,保持重心稳定、身体平衡,其意义与上下关系可谓是异曲同工。虚实关系:武禹襄之太极拳论中有“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论丝毫间断耳。”足见虚实关系在太极拳体用虚就是灵活、松软之意,实就是紧张、坚实之意。虚实在太极拳运动中,按无论上肢、下肢、躯干以及身体各部都不是固定的,按时间来说,都是短暂太极拳拳式的变化而变化,“处处总此一虚实”,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太极松非松,将展未展,虚非全然无力,而实非全然占煞,虚中有实而实中有虚不稳,全实则移动不利;不虚则不灵,全虚则轻浮不稳,故虚实相间,方得王宗岳之《太极拳论》中道:“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此中阴阳也即是虚实也。“偏沉则随,双重则的就是虚实之要义。虚实分清,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即为偏沉,任意而动,故曰随也,两足虚实交互交替以支其身,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双重之病皆因阴阳、虚实不清,则受制之时不能立时转化而为人所制。欲避须分阴阳、虚实,稍觉双重,即速偏沉,虚处为阴而实处为阳,虚实之中不相机而动方为懂劲。四肢百体处处有虚实,劲蕴于内而节节贯穿,有如机器机擎一开则百处转动,劲力丝毫无断,变转运发随心所欲,足见虚实关系在力的运发中作用之关键。开合关系:太极拳的开合一则体现为由内及外,以外引内,内外合一。注重的是身体内部的变动,而不是外在动作形态。内动的开合,所起的作用仍劲如抽丝”,也就是所谓的“劲由内换”。身体内部精、气、神的开合与身体外形的开合相互配合,方能实现内气鼓荡,外形饱满,劲力充实而不散漫。为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它所起的也是“运劲如抽丝”的作用。太极拳劲、由腰脊主宰,运用缠丝的螺旋形式由丹田向四稍运行的叫做开,而从四稍回叫做合。太极拳每一式动作中都包含了开合,太极拳中处处有开合。太极拳转与发放,只有做到以“运劲似螺旋”的形式实现“劲由内换”的内动,自路线、方向、力点先在内部变换,做到舍己从人,但是意、劲又处处走在动前面,实现内动与外动的有机结合,“内不动,外不发”,才能达到人不知我人的境界。刚柔关系:拳术之用,气与势也。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刚以千钧厄柔则以百钧破千钧,究其理乃柔之精巧所致,此即刚柔之所分。“刚柔既判,自有别。四肢发动,气形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强之势也;气囤于内,而外软之势也。”柔者,松柔、纯柔,松关节、柔经络也。柔为刚的基础,柔柔不至则刚不至,极柔方可至极刚,勉强得来之刚亦非真刚,可见太极拳以化之手段,以柔中求刚为目的,并非勉强而求之。太极拳以松柔之拳架,除拙力,生出先天自然之劲,此为化僵为柔,积柔为刚,而此刚经千锤百炼亦指柔。故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乃是太极拳之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太极拳劲力重要体现之一。陈鑫云:“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方名之为太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太极拳的劲力不论大小、快慢还是蓄发,相济、密不可分的。拳论云:“柔过劲,刚落点”,“柔过劲”指的是劲力的运落点”指的是劲力的发放。太极拳劲力柔中寓刚而刚柔互用,刚柔相济而断柔非无劲,刚不呆滞,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用刚不可无柔,无不速。太极拳劲力的整体性须在刚柔相济、柔中寓刚的前提下方能实现,能则可沾粘连随,腾闪折空,掤捋挤按皆可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