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8|回复: 3

谈谈杨派太极拳预架、练架、用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6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习文


吾师张虎臣(1898—1979)先生,京东通州人,毕生从事武术事业,解放前任河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国术馆长,解放后退隐民间,教拳于通州西海子公园、通州工人俱乐部。先生传教的太极拳,师从杨少候、杨澄甫、许禹生三位大家,与现在流行的传统杨氏大架不甚相同:架高步活、轻灵奇巧、圈多圈小……既有慢架快架之分,亦有练架用架之别,今人称之谓“杨氏小架太极拳”。

笔者少时学拳技于北京通州,为张虎臣先生亲传弟子。今将所知奉献给读者,并以此文纪念恩师虎臣先生。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杨氏小架太极拳套路有三趟:第一趟为太极拳预架,第二趟为太极拳练架,第三趟为太极拳用架。何为预架、练架、用架?先生答曰:“练架者,功力架也,练之可长劲力;用架者,快架也,练之可用于技击;练架、用架太难,故设预架,先易后难,循序见进也。”

预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练架、用架的简化架,门内称太极正路(以下称正路);练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的基础架、功力架,门内称太极家手(以下称家手);用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的快架、技击架,门内称太极小式(以下称小式)。三趟拳架套路的定式名称、姿态、顺序为揽雀尾、单鞭、提手……等同于现今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大架传统套路,但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化、劲道、速度及要求,却大不相同。三趟拳架套路的来由及大概情况,据吾师所述,回忆如下:

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许禹生先生功不可殁。
许禹生(1879—19450,字龙厚,北京人,祖藉山东,出身于武术世家,曾延请多位武师学艺。学杨氏太极拳于杨健候,学宋氏太极拳于宋书铭;学八卦掌于刘风春,学六合拳于刘德宽……并与武术大家纪子修、吴鉴泉、杨少候、杨澄甫、李存义、王茂斋、刘彩臣、恒寿山、佟连吉等为友相互切磋研讨,故精通多门拳技。许毕业于晚清译学馆,任职教育部专门司主事,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皆高。许的资历及为人谦逊包容、豁达大度,使其在武林门户纷争的乱世,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和号召力,故能对武术,特别对是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有所作为。

1912、1916、1919、1929年,许禹生相继发起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著述《太极拳势图解》,主编《体育》月刊。身为北平国术馆长的许禹生,理论与实践并重、青少年培养与民众教育同行:体育研究社邀武林名流演示、切磋技艺,研究武术理论和拳史;体育讲习所用于各级学校武术师资的培训;行健会面向社会各界教授武术;《体育》月刊进行舆论宣传……以广泛的影响力推动武术、太极拳的发展与普及。

是时,兆熊(字梦祥、号少侯)、兆清(字澄甫)杨氏昆仲应许禹生邀聘,同在体育讲习所、行健会任教,但所传教太极拳的形式、内容、方法及效果,却全然不同——

少侯得技于二伯父班侯,性情亦酷似班侯,年过半百,人老性情更加怪僻刚烈,不善交际,所教家传太极拳难度极大,教学手段古板教条,推手哼哈作声,搭手即打即放,学者如坠雾中不知所措,虽喜其技却生敬畏之心,无法接受他那近乎残酷的训练,这可能是少侯拳技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澄甫恰刚过而立之年,性情如其父健侯,温和谦恭,善于通达权变,他接受长兄教训,在教学中,不像少侯那样不问对象青红皂白,一味地“我学什么便教什么,我怎么学的便怎么教”,而是将家传太极拳的高难动作,或舍去或简化,进行改造,以适应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种身体状况的学者。由于方法得当,故人人愿意学,乐意学。据我师言,当年杨澄甫在行健会教拳旧址,今北京中山公园和平牌坊处教学时,学者云集,几乎成为一道时髦、亮丽的风景。这是澄甫师记名弟子极多,澄甫拳架广泛流行的原因所在。

同为太极拳界顶尖级人物,少侯是技击家、实战家,澄甫应再冠于教育家、改革家的称谓。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革,贯穿于杨澄甫的一生,将太极拳技艺融入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顺应时代潮流,是其过人之处,从而奠定了他在武术界、太极拳界的地位,后人对此予以极高评价。杨澄甫生前留下两套姿态有差异的拳照:年轻时拳照摄于1919年,时年36岁,刊在1925年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晚年拳照摄于1929年,时年46岁,刊在1931、1934自著,实为其弟子董英杰、郑曼青执笔助写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两套拳架的神韵同样光彩照人,姿态差异恰恰反映了杨式家传太极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少数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练习,由注重技击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傅仲文在上海,崔毅士在北京中山公园杨澄甫教拳旧址,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46岁时拳照,今人称之为杨式大架;陈微明在上海致柔拳社,吾师在北京通州,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36岁时拳照(即吾师门的正路),今人称之为杨式老架。虽拳姿略有差异,但动作名称、顺序完全一致,同为现今社会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笔者按:吾师张虎臣先生所传“太极正路”基本上等同于杨氏老架,近似于杨氏大架,所不同者在于架高步活圈多、略为复杂,和太极家手、太极小式相配套而已。)

杨澄甫生前只留下一趟太极拳套路,这趟套路不是杨氏的家传太极拳,而是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架,或称简化架、养生架。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套路哪里去了?杨澄甫没传下来,只能去找杨少侯。少侯技缺少传人,不是没有传人,据吴图南《国术概论》所载,少侯弟子有田兆麟、尤志学、马润之、乌拉布、东润芳;见著于书刊杂志报导的少候传人有吴图南、顾履平与(吾师)张虎臣。但吾师言,得少侯枝最多者当属许禹生。1925年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谈及太极拳源流时说,“许禹生亦从少侯学。”身为杨健侯弟子,辈份上与少侯、澄甫是平列的,发现少侯有非常技艺,虽为当时拳界的领军人物,也躬躬敬敬地去讨教,千方百计学到手,这就是名高、位高、技高,仍能虚怀若谷,不断进取的许禹生的大家风范。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二趟太极拳—家手,得自于杨少侯、许禹生。

家手是杨氏太极拳的练架、基础架。大凡学过杨式传统套路的练家,会觉得国家的简化太极拳套路,如二十四式、四十八式等,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同样,凡学过家手的练家,也会有杨式传统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的感觉。如同汉字繁体衍变为简体一样,家手的揽雀尾,棚手去掉“三环”,捋手去掉“套月”,挤手去掉“车轮”,按手去掉“截气圈”,即是传统套路的揽雀尾;家手的单鞭,去掉“套月”只留钩,不“回身”只留挥鞭掌,即是传统套路的单鞭;家手的提手,去掉“左顾右盼”,只取“中定”,即是传统套路的提手;家手的倒撵猴,去掉“採挒肘靠”变手,即是传统套路的倒撵猴;家手的左右分脚,去掉“掛树”,即是传统套路的左右分脚。如此类推,将家手与传统套路,式式对照,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简化痕迹,处处可见。因此,吾师言:传统套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养生架,家手才是杨氏太极拳的练架、基础架。

家手又是杨氏太极拳的功力架。当今社会多数人、多数媒体认为太极拳是老弱病残人的专利。这是误解、误导。武术界有“太极腰”的彦语,意为太极拳较其他拳种,更注重腰腿部训练,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腰腿部练习方法;民间也有“人未老,腰腿先老”的说辞。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筋为肝之府;肾藏精、主骨,为男子先天;肝藏血、主筋,为女子先天;肝肾同源于命门。”故练腰腿、强腰腿,有固肝肾、健筋骨,颐养先天,延缓衰老的作用。从这种角度出发,太极拳较其他拳种,各适宜体弱之人祛病、健体、益寿。但太极拳必竟是武术、是功夫。既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按照杨澄甫的“十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认真地练一趟,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太极拳绝不是老弱病残的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个什么样的练法。这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广泛适应性。家手则不然,师门要求:走一趟正路需25分—30分钟,走一趟家手则需50分—60分钟时间。拳路之长,体力、特别是腰腿部承受力的消耗之大,既使是练太极拳有年的练家,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家手不能成为太极拳的普及套路,而是为有志于太极拳深造的门内学子,所设的太极拳功力架。

家手行架绵柔,劲道深沉厚重,气势磅礴。特点是圈多。定式和传统套路相同的揽雀尾、单鞭、提手等等各式,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手处处是圈:腰圈、腿圈、肩圈、手圈,大小圈、上下圈、斜正圈、横竖圈等等,圈圈相连相绕、相生相扣,各种圈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使人眼花缭乱,吾师言:此即是班候、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

近世有人撰文言,“陈式太极拳有缠丝功,螺旋力,其他派系太极拳没有。”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合乎情理。杨氏太极拳脱变于陈式太极拳,必然会留下陈式太极拳的轨迹、印记。试想,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艺十数载,作为陈长兴的得意门生,怎可能漏学、不学、不会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螺旋力,怎可能不将其技传给嫡亲子孙。

也有人撰文言,“太极拳除‘十三势’套路外,尚有太极长拳,为门内少数弟子习练,门外鲜有传教,如杨氏太极拳家陈微明、李雅轩、崔毅士等,皆会太极长拳。”我以为这种说辞似乎不妥。“十三势”太极拳,早期亦名长拳,为了区别于少林长拳,才将“长拳”二字舍掉,只取“八门五步”之十三势。同为杨澄甫弟子,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套路及练法各不相同,说明他们的师承不一,这无法解释。再推敲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动作名称,即可得知,均为他们将平生所学融入杨澄甫传教的太极拳中所为,而不像家手出自杨氏家传。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三趟太极拳——小式,得自于杨少候、许禹生。小式是家手的用架、技击架,是一趟太极快拳。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套路各式的名称、姿势、顺序及练法,基本上等同于家手,不同之处在于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的独特步法;在于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的哼哈声响。50——60分钟一趟家手套路,小式练法仅需5——10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小式行架,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吾师言,此即是班候、少候,审时度势“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所谓的“喜则假喜,怒则真怒,一动而诸候惧。”因此,小式是一趟实用性很强的杨派太极拳应用架、技击架。

以上是吾师传教的三趟太极拳的来由及大概情况。
正路、家手、小式,如同小学、初学、高中,是三层自下而上的阶梯,学者必须循序渐进。正路(预架)练得越好,家手(练架)、小式(用架)学起来越容易。如撇开正路,专学家手、小式,会犯当年少候教学时的错误;如不学正路、家手,单学小式,则为空中楼阁,无法攀缘。反过来,家手、小式练习有年后,再重温演练正路,则感太极拳技艺已上层楼,姿态、气势、神韵,特别是“腹内松静气腾然”,难以言喻而美不胜收。

如今,杨式太极拳流行最广,练的人最多,但杨氏家传的家手、小式却鲜为人知。在我学拳、练拳、教拳半个世纪生涯中,除在崔毅士老师处听到过家手、小式外,更无一人知道或听说过有家手、小式之名。那是1962年,由崔毅士弟子——我在通州潞河中学上学时的同窗陈日光,搭桥牵线,吾师携我去拜会崔毅士,在中山公园拳场,崔老师向我师徒介绍过一位七十多岁的前辈,说此人也向少候学过家手、小式。时过四十多年,再也想不起这位前辈的姓名,没见过、不知道他练的家手、小式和我练的一样不一样,更不知他有无传人。吾师多次说过,“家手、小式,是少候的东西,极少传人,已濒于失传,要特别珍惜。”是故,我将其公诸于世,希望引起太极拳界的兴趣和关注。(笔者按:2006年9月,笔者与崔毅士老师的弟子曹彦章、王青云二先生相聚于北京朝阳公园,青云先生言道,他于多年前曾见一先生所练太极拳酷似太极小式云云……书于此,以备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传到如今千差万别,有的是没有学到东西为了表现与众不同而掺杂别的东西。别的武术传到现在都有所发展,只有太极拳,越变越糟糕,根本失去了武术的内涵和太极拳独有的内涵。不在于拳,而在于练拳的人,初始教授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每个人的悟性和勤奋程度不同,所以练出来就有所变化,经过几代人变化更大,就变成现在的样子。经过文化大革命,太极拳的东西又遗失很多,杨家的后人反过来去跟傅家学拳,因为自己是嫡系的杨家人,摇身一变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正宗的太极拳传人。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经过文化大革命已经没有几人练拳了,后来是陈照丕先生退休后从外回家才把太极拳得以传承,但是没等教授完全就含恨离世。陈家沟又得重新到北京请陈照奎先生回乡教拳,也只是短期培训。因为他们是嫡系的陈家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正宗的太极拳传人。好在太极拳深得广大中外爱好者喜爱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从推广的势头上来看,可喜!从太极拳的继承上来看,可悲!:(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有点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5: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打酱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