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2|回复: 3

剖析太极拳(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8 11: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的解密之一: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的发源地是咱们中国,练太极拳的人何止千万,可许多人练不出太极功夫,其实就是不知道太极拳的本质。
练太极拳有迷茫区,许多人都知道松,可很少有人知道松的结果或松的目的是什莫。当然,有其他一些原因造成太极拳爱好者练不出太极功夫。

一是  体操化,如简化太极拳,完全错误。
二是  力气化,如有些人在散打中加入太极拳的招式,就认为是太极拳了。
三是  书本的误导,一些书中尤其是现代人出的书中,对太极拳的解释极其错误。
四是  视频误导,受理解错误的诱导,做出来的动作也是错误的。

那么,什麽才是太极拳的本质呢?
沉:就是太极拳的本质。
松:是方法,沉:是目的。
沉:是感觉,如,一抬手臂就要有沉感。
沉:是太极拳的根本,其他的气、腰挡劲、圈、园、球等等,都是在沉的基础上的附加品。

失去了目标,就等于失去了练的方向,再加上太极操和力气化的忽悠,就会与应该走的方向越走越远。
除了脑袋以外,身体其他的肢体和肉体都要练出沉来:

简单说就是,手臂沉,并作用到肩,肩放松,手臂的沉重感就会通过肩部作用到脊椎,再加上脊椎的含胸拔背,造成背部的向后撑,从而完成脊椎到手臂的撑劲,也就完成了手臂的力由脊发,没有手臂的沉,就不会有手臂的撑劲。

通过松腰,使得腰以上的身体重量作用到跨上,下沉。
通过松垮,把跨以上的重量作用到腿上,从而完成腰挡劲,下沉。
通过松腿脚,把脚以上的身体重量作用到脚底下,从而能完成力发于跟,下沉。

小沉要服从大沉,小沉要辅助大沉:
这一点不太好理解,身体各个部位是有重量的,通过松,要体现出这种重量来,就自身的重量来说,手臂就属于小沉,身体就是大沉。

举例说,比如右转体抱球,右手臂是小沉,当身体右转体下沉时,就会把小沉的右手臂通过跨给翘起来,右手臂属于服从。
而左手臂,会随着身体下沉也向下向右下沉,完成辅助身体下沉的作用。

重量的区别:
假如你住楼房6层,要背着100斤重的女友上楼,你就不会觉得太费力气。假如让你扛100的大米上楼,很少有人能做到一下子就能扛上去,即使扛上去了,也累个半死。同样的重量,为什么作用到人体的效果就不同呢,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活体,一个是死体,那么,为什么死体的物体扛起来就会觉得死沉死沉的,关键一点就是死体的物体完全放松, 造成给扛着的人的下压力特别大。

结合太极拳,练拳时就要把身体练沉了,就如同死物与活物的结合体一样,从有力的不沉,练出无力的沉,蓄力时,全身沉造成身体的压缩,并作用到地面上,造成脚的下蹬力非常大,这种下蹬,通过大地的反作用力,通过一开聚开,把下沉的身体给催荡出去。

其他地方沉还好理解,腿的沉就不太好理解了,下面我就说一下腿的沉:
有车的朋友都用千斤顶换过轮胎,假如先把车搬起来放到千斤顶上(是假如,假如千斤顶是人腿脚),这时千斤顶没有发力,只是承受汽车的重力(假如汽车是人的腿以上的部分),那么汽车的重量加上千斤顶的重量都作用到地面(千斤顶有自重),这个重力是两者的合力,这时慢慢的摇动千斤顶,使的千斤顶慢慢的升起来,那么,千斤顶即有往下的顶劲,又有往上的顶劲,物理学上有一个力往小的地方释放的特点,对于千斤顶来说,大地的力大,无法往大地走,就会往力小的地方走,也就是往上顶汽车,这就是太极拳力发于跟的原理。

假如地面是沙土地,千斤顶就会往地下陷,这时的千斤顶无法完全体现大地的反作用力,给汽车的顶力就小,那么就要换成大号的千斤顶,就象拳击,由于无法体现下蹬力所发出的力,就要不断的练身体的肌肉力,来弥补下蹬力的不足。
总之,沉,才是太极拳的根本,动作只不过是形,再有,太极拳许多动作来自于外家拳,那么,动作本身并不能说明就是太极拳,假如拳击散打中,用的都是太极拳的招式,并不能说明就是太极拳,因为没有练出沉来,就脱离了太极拳的根本,属于发力方式与太极拳有本质的不同。

那么在练拳中什么才能体现太极拳呢?上(手臂)始终要有沉的撑劲,中,腰跨有下沉的腰挡劲,下,要有发于跟的蹬劲,不管动作怎样,这些都要具备,就属于太极拳。

结论:练出身体的沉来就是太极拳,没练出沉来就是太极操。

太极拳解密之二:松肩坠肘及其练法
练出松肩坠肘的目的
一是手臂练出沉来。
二是练出手臂的撑劲
三是练出手臂的气来

就手臂而言,有三种地方产生力量。
一是肌肉
二是筋。
三是关节肌(关节之间的肉体组织,有人说叫环形肌)。

太极拳总要求松肩坠肘,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为的就是体现和增加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
有些人一想到用力,就会想到肌肉,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人体用力的组织。
由于筋和关节肌,在平时用力的情况下,被肌肉力隐藏起来,使人体会不到,那么通过松肩坠肘,就要把被隐藏起来的筋和关节肌的给扩大化,最终显现出来。
在练拳当中,只有不断地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才能显现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并且逐渐增大筋和关节肌的力量。
通过松,它们之间属于肌肉力慢慢的递减,而筋和关节肌的力慢慢的逐渐递增。
我一直强调,练出松肩坠肘,手臂就会觉得沉重,其实,这就是突显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而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
这时就如同筋带动骨头在做动作,而肌肉就如同沙袋一样包裹在筋和骨头的外面,一旦练出筋和关节肌的力就能体会出这种沙袋的重量。
什么是撑劲呢
由于手臂放松练出沉来,手臂会下拉肩部,肩部放松会下拉脊椎,如同沉重的手臂通过肩挂在脊椎上。
由于腋下要求有空档,造成手臂尤其是肘部向外,那么沉重的向下的手臂,再加上肘部向外的力,二者的合力交汇混合,加上含胸拔背,形成向下向外的撑劲。练出手臂的沉来,就会有肩关节开了的感觉,那么,肩关节开了就会感觉到是关节肌和筋在用力的引导手臂做动作。
下面说一下手臂的练法
用起式讲解,
钓过鱼的朋友都知道,把鱼竿放出去以后,在抬鱼竿时,用手只抬手握的这一节鱼竿,就能体会出钓的鱼的大小。
照此方法,做起式的双臂抬起动作,这时大脑只想着抬大臂,小臂和手都不用管,就如同抬鱼竿。
动作与起式相同,全身放松,只是用大脑去想抬大臂即可,不可用力,大概用4-5秒时间抬起手臂。
注意,全身放松,大脑只想大臂,不要管身体,反复的练习。
这是比较投机的方法,主要是能尽快体会出手臂的沉重感。
太极拳解密之三:虚领顶劲
说到虚领顶劲,先讲一个小故事吧。
前几年的时候,到公园练拳,看到一个老头在练太极拳,可是一看总觉得别扭,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个老头打拳时总是梗着脖子练拳,就像一个大蚂蚱的脖子一样,脖子往上梗梗的,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个老头年轻时在三门峡工地干活,跟一个大学生学的太极拳,而这个大学生是照着书本学的拳,这才明白,原来是把太极拳的虚领顶劲的要领给理解错了,造成的梗脖子。
那莫什么是虚领顶劲呢?

这里说一种现象,就好容易理解了。
大家平时在火车站、工地等地方,看到一些人或者手提重物,或背着重物的时候,这些人在重物的下压下,造成脖子上伸,而且物体越重,脖子上伸的越厉害,并且感觉好像脑袋往上顶一样,这就是虚领顶劲的一种表现。

看了上面这种现象,就应该明白了,虚领顶劲,是在身体练出沉来以后,手臂的沉重感的下沉下拉(压)肩部并下压整个身体造成的,如同手臂提着重物造成下拉肩部和身体一样,所谓虚领顶劲,这个虚,就是好象的意思,是由手臂的沉重感下拉肩部,造成的一种脖子、脑袋往上伸的本能的现象,这个顶,也是感觉脑袋往上顶一样。

没有手臂和身体的往下的沉重的下压(拉)的作用力,也就没有脑袋往上的顶。
在练拳时,不要想着脑袋往上顶,只要求做到脑袋直、正即可,当练出沉来以后,由沉重感下压身体造成的虚领顶劲自然的就会出现。绝不能脑袋往上顶,更不能梗脖子。

太极拳解密之四:意念
许多朋友把意念看得很神秘,其实意念是很简单的东西。
所谓意念,其实就是大脑的注意力灌注到肢体的想法,这里面包括大脑对肢体的指挥、指令、指示、指引、引导、注意力、关注点、想象等等。身体还要服从、做到大脑的这些想法。

比如,你走路端肩膀,朋友叫你把肩膀放下来,你就能够把肩膀放下来,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受大脑的指挥,肢体服从大脑的指挥,从而把肩膀放下来。

结合太极拳,比如松肩,从手掌一要动开始,大脑的注意力就要灌注到肩部,使得肩部按照大脑的要求放松,一直引导到手掌停住位置,期间大脑的松的意念不能停。

由于太极拳要求整体松,大脑一下子注意不过来,很可能产生注意这里,忘了那里,属于丢三落四,这时就要采取“逐渐加量法”。

比如长期的松肩,形成习惯后并保持住,这时就要加上坠肘的意念,那么一出掌就要做到大脑的注意力关注到肘部,只要手臂一动,大脑就要想象肘部下坠,时间长了,肘部就会有下坠感,结合松肩,肘部的坠感就会更加强烈。

练出一个地方的松后,必须保持住,才能逐渐加入其他地方的意念,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不会丢三落四。等于是练出一项,保持住一项,然后再加入其他的意念项目,这样才能最终练出身体的整体松。

太极拳的松,不是自然的放松,而是有意的放松、刻意的放松、甚至是故意的放松,也就是肢体的放松必须经过大脑控制,才能达到太极拳要求的放松。

比如手臂自然下垂,是自然放松,但并不能体现肢体的沉重感来,必须加上大脑给手臂放松的想法,才能逐渐练出手臂的沉重感来,这才是太极功夫。

由于太极拳的松是逐渐练出来的,程序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哪个地方练出松来,那个地方就会逐渐练出沉来,把练出沉来的地方保持住,然后再练其他地方,只有这样,功夫才能逐渐长进,假如从松肩开始练,慢慢的手臂就会觉得沉重,在保持手臂沉重的情况下,再加入坠肘的想象力,将来手臂就会越来越沉,功力就会越来越高,其他地方也一样。

太极拳解密之五:双重
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朋友认为盘架子时同时出掌就是双重,这是犯了太极拳的原则性错误。
双重是有条件的:

1,必须是推手:
推手一是练招式的运用,二是练对对方力量的感知,高手对于对方力量的感知非常敏感,功夫浅的人一旦用力,就是范顶,功夫深的人就可以“见力发力”,把对方给发出去。

2,必须是功夫浅人双手(双臂等)用力顶死:
功夫浅的人在推手时,有一种本能的顶抗,对方哪里用力就顶抗哪里,单手顶抗就是单重,双手顶抗就是双重。
功夫浅的人,用力前推时,与功夫深的人的棚劲相顶抗,由于功夫浅的人用力最大时,力量是在上半身,而功夫深的人的力量是在全身。

功夫浅的人用力推,当推不动的瞬间,是被功夫深的人的棚劲接住的,这时功夫浅的人用力达到最大,导致无法转换、无法使用腰挡劲,使得力量上浮。而功夫深的人,用棚劲接住后,还可以继续使用腰挡劲,用力发于跟,催动腰挡劲,发出的刚劲非常大,功夫浅的人就会被发出去。

如果功夫浅的人双手用力前推,而功夫深的人没有采取见力发力,而是采取柔化的方式进行化解,那么功夫浅的人虽然是双手用力前推,但这时就不是双重。

3,对于功夫浅的人来说是双重。
对于功夫深的人来说就不是双重。
功夫浅的人双手用力前推,对方见力发力,这时功夫浅的人就是双重。
功夫深的人用棚劲接住对方双手的用力前推,这时采取见力发力,那么,功夫浅的人就是双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 17: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练好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14: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霸气回复纯表情帖
↖(^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17: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自己个任务,仔细阅读,不理解的、有疑问的、找出来!然后贯通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